close

Meeting GB5 CAFE  

 


 

這是一家小店,一個退休老師熱情投入於此已經將近五個年頭的咖啡空間,從第一年以BAR型態經營開始,到現在搬遷才滿兩週的新方圓之中,這滿屋子的收藏不難看見,咖啡店主人對咖啡的推廣,有著執著的自我方向與思維。 


在開業第一年就投入咖啡烘焙的琢磨,新空間的營業坪數就這少少的六坪大,三張桌子、十六個座位。老闆說;我年紀大了,做不成太操勞的生意,所以位子少,服務的客人少了,要保留體力來研發更多好的咖啡來滿足懂咖啡的人。 


Meeting GB5 CAFE  

 

咖啡館主人拿來一盅剛研磨好的咖啡豆渣,讓我們聞聞味道!這味道的層次還真是考倒了我們!除了微微的柑橘酸味,還隱約有著野莓果的成熟香氣,我一口斷定;這一盅一定不是咖啡豆渣,惹的老闆皺眉!

館主說;來自衣索比亞的豆子在台灣有上百種,店內就賣了三十餘種,產自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沃卡合作社咖啡豆主張(清柔的草莓及橘皮酸甜香氣、日曬溫和花香、口感清爽甘甜、降溫後散發出淡雅的莓果及水蜜桃香氣。)是本月主推的特價商品。


這支咖啡豆館主用了手沖濾泡式的手法,並且一次只以單杯方式沖泡,這天我們點了兩杯,這一前一後的沖泡過程中,只看著館主專注的拿著水壺轉圈,以極尊敬的方式對待著濾杯內的豆子,但是儘管不同時間沖泡出來的咖啡,其咖啡的味道卻一模一樣,這樣的成果沒有成熟的技巧跟經年累月的嘗試,是做不出來這樣的品質的。

為了保有對館主用心對待這一杯咖啡的心意,我們特別用很嚴肅的方式來作品嚐,只是對咖啡門外漢來說,柑橘酸味跟野莓果的香氣粗略可窺見,日曬溫和的花香,這麼繞口的層次,怎麼懂啊? 

 

Meeting GB5 CAFE

 

咖啡店主人願意跟你分享所有他懂得的咖啡經,即便你只是來上一杯常見於市面上拿鐵,他都能告訴你,他的拿鐵有多麼的與眾不同,而這樣一杯咖啡的呈現他為什麼要這樣做?這天來上的這一杯冰拿鐵,不是簡單一句好喝可以形容,這奶泡細緻得像棉花一樣,托住高濃度的冰鎮咖啡,再襯上細微的奶泡霜蓋,這樣的組合不只是是視覺上的層次的展現,在味覺上更有豐富的口感。 

 

Meeting GB5 CAFE  


相較於拿鐵的手法,高濃度的卡布讓人在第一口入喉後被這濃烈的口感震懾住,入口微酸後韻微甘,到不是一般人願意接受的味道。但是;老闆另有一套他的說法;他願意淺烘焙出中深的豆子只為了這天賜珍寶般的果實,仍能保留果酸的原始風味,過渡烘焙的咖啡豆只有香氣沒有層次,是不尊重的一種手法。 


在佈滿香氣的咖啡屋裡,客人喝不出咖啡希望展現活躍口感的本衷,香氣散佈在空氣裡頭了,滿足了你的鼻息,卻枯燥了你的味蕾。

他不這麼做!

 

果然;這小空間裡沒有一進門的撲鼻香,確有令人驚訝的咖啡口感,入口微酸的果實汁液,在喉部卻幻化成甘美的迷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arcenter 的頭像
    bearcenter

    囹圄晒場

    bear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